close

  核心提示7月28日晚,建設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二標項目部承建的地下通道最後一節頂板開始澆築。昨日上午8時,1000餘方混凝土全部澆築完畢,標志著建設路快速化改造的咽喉節點工程——五龍口街至朝陽街的地下主通道成功封頂,為全線道路的如期通車奠定了基礎。昨天,記者走進施工現場,對這一咽喉工程中攻堅克難、高速推進的情況進行了採訪。施工量大難度大這次建設路改造,火車站、迎澤大街節點處是最大的難點,也是整個工程最大的亮點。因為建設路主線將通過一條長度超過1公里的地下通道,從五龍口街北側下穿迎澤大街至朝陽街北側。由中鐵十二局集團四公司承建的地下通道工程全長1010餘米,其中暗埋段長約800米。由於客觀原因,項目部4月初才正式進場施工,比預計時間推遲了1個月,此時面臨的是1000多米的通道主線、700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貫穿兩條街道、通向三個方向的人非通道,還有密如蛛網的管線改遷任務。施工方介紹,按設計要求,地下通道作業前期,基坑開挖最寬達80米、最深達12米,屬典型深基坑施工,開挖設計土方約56萬立方米,鋼筋總量25000多噸,混凝土方量約11萬多方,工程量很大,再加上火車站周邊的人流、車流量大以及雨季的影響,施工面臨著任務重、時間緊、難度大等諸多考驗。攻堅克難保進度自4月初開工以來,建設者“跑步”上場,快速展開作業,破解了多項施工難題。比如,火車站站前廣場的基坑開挖,最深處要達到12.5米。但這個區域地下水位較高,平均挖到四五米深的時候就會出水,導致現場泥濘不堪。特別是一管區五龍口街附近,由於地勢低、周邊建築密集,直接開挖還可能影響兩邊房屋地基的穩定。針對各類難題,項目部提前謀劃、靈活“出招”,首先是根據實際調整工序,將全標段劃分為31個節段,從中間向兩邊雙向開挖。同時,根據工程任務倒排計劃,並將內容細化到每一天,根據現場施工情況,每十天制定一個節點計劃,對各工區、施工隊進行考核,從而激發了建設者的幹勁。其次,邀請專家召開論證會,“把脈會診”解決現場難題,通過設置降水井等方式降低水位。針對五龍口街土質差,直接灌樁容易造成塌孔,採取先在基坑四周布設防護樁再開挖的方式,防止邊坡垮塌。在建設者“白加黑”的奮戰下,各項施工快速推進。4月6日,項目部用一晚上的時間將廣場中心和迎澤大街、建設路、朝陽街的四個路口封閉;4月7日,6台破碎錘同時上場,站前廣場中心具備開挖條件;4月30日,項目部第一塊底板開始澆築,標志著施工進入主體結構施工;7月30日,最後一塊頂板澆築完成,標志著該項目由結構施工轉向路面和箱體內部施工。創新施工工藝可以這樣說,管線施工是整個地下通道串聯成型的基礎。此處地下通道的施工難度大,原因之一是由於沿線存在大量管線,包括電纜、雨水、污水、通信光纜以及火車站調度專業光纜、軍事光纜、人防工程等,而且管線由於時間久,其權屬單位很難確定,這給地道基坑開挖、路基處理、樁基施工帶來了很大困難。此外,全線雨污水管線敷設過程中,會臨時中斷舊隨身碟有管線,這時必須採取措施解決好臨時排污問題。針對上述情況,項目部單獨設立了管線組,委派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現場協調,並創新了施工工藝。比如,新的雨污水管線要敷設到距離地面6米至8米的地方,如果採用傳統的先開挖路面再挖溝槽的方式,必須採用大型機械,這樣對場地要求較高,對交通影響的時間也會延長。在這種情況下,施工方在雨、污水管線敷設中採用了頂管的工藝。簡單地說,就是先在地下掏個洞,再利用掘進機拖著管線在地下孔洞中不斷前移,在千斤頂的助力下到達另一端的指定位置,東西向的管線也就敷設完成。這樣做,不但避免了大面積開挖路面,還將作業時間縮短至傳統方式的三分之一。本報記者 李濤 通訊員 趙彥凱  (原標題:五龍口街至朝陽街地下通道昨封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b60rbfk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